首页-皇马平台开户_皇马平台开户login注册登录页面3月15日,一年一度的“3·15”晚会于央视财经频道播出。在今年的315晚会中,央视曝光了企业披着化妆品的外衣,销售注射类产品的医美乱象。其中,更有6家化妆品企业作为典型被报道。
据央视报道,在2022年7月举办的华中(武汉)国际美容美发化妆品博览会上,有一批参展企业披着化妆品的外衣,销售着本该进行第3类医疗器械备案的注射类产品。
比如,在一家名为海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海茂公司”)的展位上,记者看到了一款名为葡聚多肽的产品,该产品备案信息为化妆品。但展位工作人员介绍,“这款葡聚多肽是用于面部注射的,主要作用是抚平皱纹,让面部显得更加饱满、年轻。”
众所周知,化妆品是指以涂擦、喷洒或其他类似的方法,施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(皮肤、毛发、指甲、口唇等),以达到清洁、消除不良气味、护肤、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。另在2022年3月30日,国家药监局还发布了公告,对27类医疗器械涉及的《医疗器械分类目录》内容进行调整。其中,整形美容用注射材料按照最严格的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。
显然,上述公司销售注射类产品的行为严重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。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主任医师郭鑫更是表示,“妆字号产品只能外用涂抹。有些不良商家把它当作注射产品,注射到消费者面部之后,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。比如面部皮肤的红肿、破溃、反复发炎,甚至无序生长、变形,美容不成变成毁容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报道还进一步披露,这类以化妆品名义销售的美容针剂因为价格不透明,利润极其丰厚,有公司甚至还表示,由于近年来市场上美容针剂的需求量大,销售情况好,公司正在扩建生产规模。
“成本300多元,一次收费最少3000元以上”“价格起码乘以10”……巨大的利润,也使得一众从业者趋之若鹜。因而,在上述展会上,海茂公司并不是唯一一家销售“注射化妆品”的企业。据青眼统计,此次“315”晚会,除海茂公司外,还有暨肽因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依圣姿生物医药有限公司、旭日美业商贸有限公司、遇太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易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家化妆品相关企业被点名“批评”。
自晚会播出后,相关话题也登上微博热搜,引起消费者热议,“医美行业太乱了,必须整治”“黑心作坊!打针还是要去正规的机构,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后悔都没用”……截至发稿,上述企业并未对报道内容进行公开回应。但据公开报道,昨日晚间,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值班室一位工作人员表示,已关注到央视曝光的问题,正在处理。
近年来,随着消费者对美丽、美好生活的追求,医疗美容服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街边巷口,市场需求的火热也滋生了诸多乱象。
青眼发现,这并非“315”晚会首次点名美容行业乱象。在2022年的“315晚会”上,“医美培训乱象”就被列为典型,医美机构进行不正规培训的现象也被央视重点报道。而这些经过潦草培训的、没有医学背景的“速成医生”,则在小区居民楼、各个宾馆游走,为消费者提供非专业的医疗美容服务,最终危害消费者身心健康。
事实上,医美行业也早已进入了强监管阶段。自去年9月起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11个部门联合,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了医疗美容行业的专项治理行动,对虚假宣传、非法行医、非法生产经营药品/医疗器械、价格欺诈等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严厉打击。
去年11月,中国消费者协会更是发文直指医美行业乱象,直接点明当前医疗美容存在的主要问题,如无资质从业者众多、夸大功效制造焦虑、医疗美容安全堪忧等。(详见青眼号外文章《中消协批医美乱象!》
如上文所述,监管部门对医美行业的整治显然已是板上钉钉。也正像报道显示的,此次被央视曝光的“打脸”化妆品乱象,发生在华中(武汉)国际美容美发化妆品博览会现场。
据了解,针剂注射属于医疗行为,必须由执业医师在注册医疗机构进行操作。但在展会现场,脸部注射场景却屡见不鲜。比如海茂公司就在现场为顾客进行面部泪沟注射,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其并非执业医师,未持有医师证。还有部分企业,更是在展会现场打出了“99元任选一部位,现场祛皱”的广告。
因而,随着“315”晚会的播出,有资深行业人士直言,“估计接下来各类美博会美容展会被严查。”
众所周知,美博会一直是中国美业的风向标,绝大多数美业相关企业都会选择在各大美博会上进行企业宣传、产品销售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部分美博会展商也存在销售违规生产的医疗美容器械或化妆品、虚假宣传、制假售假等的行为。
比如青眼就曾在《最大罚单产生!化妆品企业要注意了》一文中提及,某化妆品企业因生产未经注册且假冒他人厂名厂址的特殊化妆品、假借他人公司知名度企图在美博会期间赚取更大利益案件,并心存侥幸冒险违法生产等行为,最终被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处以125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。
事实上,无论是违规销售医疗美容器械,还是美博会上的违规乱象,一旦“东窗事发”,损害的都是消费者的身心健康。因而,监管部门对此类现象的关注,最终是为了保证美容类产品的使用安全问题。
这在化妆品行业也是如此。自新条例以来,监管层面对化妆品产品安全的问题可谓是“0容忍”。比如厦门香普尔日化有限公司吃到的行业首例“终身禁业”处罚,就是因无证生产儿童化妆品,危害儿童用妆安全。
美丽产业根系庞大,但无论是化妆品还是医美行业,终究是为消费者提供产品、为消费者服务,所以产品安全是最低的底线。而随着监管体系完善和深入细致,美业上下游产业链各个环节逐步迎来规范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,于企业而言,也只有做到合法合规经营,才能实现长久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