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星娱乐聚星平台恒相知,通未来聚星注册登录,板块年初至今小幅下跌,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位。年初至今(截止2024年12月23日)申万美容护理指数下跌6.6%,弱于同期上证综指(上涨12.8%)的表现,Q2以来行业景气度持续承压且新品接棒乏力、毛销差缩窄带来盈利恶化、医美供给加速竞争生态改变等多因素共振带来板块表现弱于大盘。截止12月23日,巨子生物、上美股份、丸美股份、润本股份、江苏吴中涨幅靠前,贝泰妮、福瑞达、华熙生物、水羊股份、上海家化等跌幅靠前;申万美容护理板块PE-TTM为40.4倍,较年初35.1倍有所提升,当前板块估值处于历史34%分位上,仍是较低水平。
需求增长承压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4年1-11月化妆品行业限额社零为4015亿元,同比-1.3%,相较于2023年弱增长有所降速。我们认为行业需求承压主要受消费景气度下行影响,且平价消费影响价格提升,行业均价承压;此外,行业从产品、营销及渠道等多方面缺乏创新,影响需求。 抖音维持高景气度,线上引领增长。根据青眼数据,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化妆品行业线%,线上仍为行业增长引擎;根据同一数据来源,今年以来抖音除个别月份增长低迷,基本保持双位数增长,引领线上增长。
外资品牌集团增长呈现不同压力:1)欧莱雅集团北亚地区FY24Q1/Q2/Q3分别同比-1.1%/-2.4%/-4.4%,逐季恶化,中国地区下滑,主要系行业景气度下行、来自本土品牌竞争加剧;2)资生堂FY24Q1/Q2/Q3中国市场销售额分别同比+4.2%/+1.5%/-11.1%,考虑汇率因素均下滑,核辐射事件以来持续承压,尤其资生堂品牌; 3)雅诗兰黛亚太市场FY24Q3/24Q4/25Q1分别-1.3%/-7.5%/-10.8%,中国市场持续下滑,主要系景气度下行、高端市场承压以及竞争加剧。
护肤品大众&本土品牌强劲,引领增长。根据第三方爬虫数据,24年1-11月线)外资/本土品牌增速分别为+2%/36%,本土品牌强势增长;2)高端/次高端/大众品牌增速分别为+3%/+5%/+21%,大众品牌引领增长,尤其是本土系更为靓丽;3)CR20份额为40%,合计同增13,好于行业整体增速,格局持续集中。 n 彩妆高端&外资品牌整体更强,重底妆品牌表现更佳。根据第三方爬虫数据,24年1-11月线)外资/本土品牌增速分别13%/5%,外资品牌更具优势;2)高端/大众品牌增速分别为19%/1%,“口红经济效应”表现明显,高端品牌发力明显;3)CR20份额为34%,合计同增9%,与大盘表现基本相当,行业格局重塑,重底妆类品牌整体表现更佳。
上市品牌商Q2以来收入业绩迎来挑战。我们统计 9 家品牌商数据(季度不含港股巨子生物、上美股份),24Q3/24Q1-Q3 品牌商实现收入86亿元/296 亿元,较去年同期变动率分别为+3%/+8%,Q3 收入增速放缓;24Q3/24Q1-Q3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 亿元/32 亿元,较去年同期变动率分别为-43%/-7%,流量成本上升+竞争加剧行业销售费用率大幅提升拖累盈利能力,业绩弱于收入端;24Q3 上述公司毛利率/销售费用率/管理费用率/研发费用率变动率分别+0.9pct/+4.2pct/+1.6pct/+0.9pct,归母净利率同降 4.7pct 至 7.0%;24Q1-Q3 上述公司毛利率/销售费用率/管理费用率/研发费用率变动率分别为+1.0pct/+2.3pct/-0.0pct/-0.9pct,归母净利率同降 1.8pct 至 11.4%,行业销售费用率持续走高,竞争加剧,Q3收入放缓带来管理及研发费用率提升,盈利恶化。
销售费用率持续提升带来板块盈利能力恶化。24Q1/Q2/Q3板块上市品牌商销售费用率分别同比+0.2pct/2.4pct/4.2pct至42%/46%/49%,流量成本上行、终端景气度回落带来销售费用率大幅提升,板块盈利加速能力恶化
美护行业25年年度策略报告:强者恒强,小而美赛道值得期待。行情回顾:板块年初至今小幅下跌,估值有所回落。年初至今(截止2024年12月23日)申万美容护理指数下跌6.6%,弱于同期上证综指(上涨12.8%)的表现,Q2以来行业增长放缓、板块盈利恶化带来板块表现弱于大盘;Q2以来行业景气度承压且新品接棒乏力、盈利恶化、医美竞争生态改变等多因素带来板块表现弱。截止12月23日,巨子生物、上美股份、丸美股份、润本股份、江苏吴中涨幅靠前,贝泰妮、福瑞达、华熙生物、水羊股份、上海家化等跌幅靠前;申万美容护理板块PE-TTM为40.4倍,较年初35.1倍有所提升,当前板块估值处于历史34%分位上,仍是较低...